中国葡萄酒2024:艰难自救,再遇强敌
浏览次数:
点赞数:
收藏数:
关注数:
【赞一个】 【收藏】 【关注】 【举报】 【我要收藏】
中国葡萄酒2024:艰难自救,再遇强敌来源:斑马消费
斑马消费 杨伟
随着进口葡萄酒再度涌入中国市场,尚未走出泥潭的中国葡萄酒产业,如何接招?
2023年,葡萄酒板块十余家上市公司,仅有张裕的基本面勉强可以看,大多数公司的业绩聊胜于无,甚至是长期亏损。
在中国葡萄酒市场总量增长困难的大背景下,国内玩家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展高端化。但是,不同于白酒或啤酒市场,葡萄酒尚未完成市场普及,面对进口葡萄酒的挤压,强行高端化只会让本土品牌的路越走越窄。
葡萄酒伪复苏
努力了一年,葡萄酒行业,看起来有了些许的暖意。
数据显示,2023年,全国葡萄酒行业完成酿酒总产量30万千升,同比增长3.4%;累计完成销售收入90.9亿元,同比增长4.8%;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.2亿元,同比增长2.8%。
在去年白酒行业总量缩减,收入、利润增速均大幅下滑,啤酒全年高开低走的背景下,葡萄酒和黄酒逆势增长,其中葡萄酒规模提升更为明显,实属难得。
这是葡萄酒行业复苏的信号?实际上,只是因为此前几年的下降幅度太大,目前勉强止住了下跌而已。2023年,葡萄酒行业依旧惨淡,并且分化明显加速。
营收方面,葡萄酒板块上市公司虽然仅有两家营收同比下降,但大部分体量偏小。张裕A(000869.SZ)去年营业收入43.85亿元,接近行业总收入的一半,是第二名ST通葡(600365.SH)的五倍多。
主流葡萄酒公司中,威龙股份(603779.SH)降幅最大,去年营业收入3.85亿元,同比下降22.85%。楼兰酒庄、怡园酒庄、法塞特酒的营收不足1亿元。
净利方面,张裕A的利润总额达到7.47亿元,约为行业整体规模的三倍,可见,其他玩家的日子过得多么惨。
ST通葡、威龙股份、通天酒业等6家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。其中,威龙股份归母净利润亏损1.55亿元,亏损额最高;通天酒业归母净利润亏损0.80亿元,较去年同期扩大了近2倍。
王朝酒业(00828.HK)、怡园酒业倒是实现了盈利,分别约为0.21亿港元和0.1亿元人民币,聊胜于无。
当然,张裕的整体表现,也颇为离奇。2023年前三季度,公司营收、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0.35%、2.26%,Q4却异军突起一举扭转业绩颓势,推动全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大增11.89%和24.20%。
然而,今年一季度,公司再次被打回原形。收入同比减少28.34%;净利同比减少42.57%。再结合去年经销商营收增长13.83%,直营营收仅增2.05%的数据来看,恐有通过向经销商压货完成业绩之疑。
拉长周期来看,2019年张裕A营收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.74亿、11.41亿,如今正在试图走出泥潭。2024年能否重回50亿元营收,仍然是难题。
从行业整体来看,大部分葡萄酒企业的日子都十分艰难。数据显示,2023年国内葡萄酒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减少15家至104家,较2017年的244家减少了57%。
高端化之殇
国产葡萄酒一年不如一年的局面,最初是因为三公消费改革与洋葡萄酒零关税政策的出台。
无奈之下,中国葡萄酒产业开始跟着白酒、啤酒,推进高端化进程。试图做“高”产品结构,用涨价对冲销量下降带来的损失。